報業印刷廠産業鏈擴張隱現新模式
據了解,這3種模式也是報紙印刷企業拓展新業務、擴張産業鏈的探索與實踐。
進軍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
對一些大中型報紙印刷企業而言,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已成爲它們最青睐的新業務領域。早在20世紀90年代,黑龍江日報印務中心就開始進入商業印刷領域,承印雜志、圖書和賣場的直投廣告。中國報業協會印刷工作委員會顧問夏天俊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自2005年以來,全國約有50多家報紙印刷廠進行了改擴建,其中少數廠適應轉企改制要求,在建設時就准備開拓商業印刷。”
近年來,全球先後有數家百年大報“棄報從網”轉向新媒體。中國報紙總印量近3年來雖已走出低谷、保持平穩增長,但不少報紙印刷企業還是未雨綢缪,不斷尋找報紙印刷以外的業務空間。
“我們在鄭州市邙山區新征了240畝地,計劃投資幾億元發展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在9月初舉辦的全國報紙印刷工作會議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建宣布了這一消息。同在這個會議上,剛剛完成企業化轉制的新華通訊社印刷廠宣稱,正在布局印刷耗材貿易和物流配送業務。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印務分則表示,打算聯合周邊印刷企業,通過外協模式擴大産能。
可以說,搬遷擴建爲這些報紙印刷企業拓展新業務創造了生産條件,而當地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爲其提供了業務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准備建設以商業印刷、包裝印刷、物資倉儲爲主體的大河印刷産業園,張建對此解釋:“大家都知道,康去年到鄭州辦廠,先後有十幾家印刷企業爲它做配套服務,再者河南是食品大省、醫藥大省、煙草大省,因此,我們也想投資幾億元進軍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
除了這些省級大報的印務中心外,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報紙印刷廠也在拓展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業務,如湖州日報印務、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煙台日報社報捷印務中心等。
對此,業內人士也有擔心,書刊印刷企業、報紙印刷企業都將轉型方向瞄准商業印刷和包裝印刷,未來這個新市場會不會也將飽和?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爲,對于包裝印刷相對落後的地區來講,發展包裝印刷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開展耗材貿易和物流配送
大家都爭著和書刊印刷企業、包裝印刷企業等同行搶飯吃,新華通訊社印刷廠卻另辟蹊徑,宣稱要依托新華通訊社100多家代印點開展耗材貿易和相關的物流配送,並將建立展銷耗材的場所和銷售耗材的電子商務網站。
新華通訊社印刷廠這次改革的背景,源于其近期的轉企改制。該廠新上任的廠長吳國清說:“我們剛剛完成企業化,計劃在年底前成立新華社印務有限,完成化轉制。轉制了就要開放辦廠,不能只過自己的小日子。”
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布局。吳國清說:“在今年8月舉行的《參考消息》和《新華每日電訊》的代印點會議上,我們向這兩種報紙的60多家代印點宣布要把印刷耗材的經營和物流整合在一起。會後已有30多家印刷企業報來需求和價格。我們正在和供貨商對接中,在9月底之前估計會有第一批貨。”
吳國清表示,新華通訊社印刷廠在供貨的同時,還會做好服務。他說:“我們計劃在北京前三門大街的辦公樓拿出一層做展廳,爲印刷設備、印刷耗材、印刷軟件企業提供一個産品展銷場地,常年展銷。我們還在設計建立一個新華社印刷商務網站,給印刷廠、設備和耗材廠家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形象展示、網上訂貨的平台。”
“印刷企業要擴大産能不能一味去買設備,可是不買設備又不能發展,買了設備賺的錢又都花在設備上。不買設備,又要擴大産能,怎麽辦?只有靠外協。”李文傑說。據介紹,作爲西南地區知名印刷企業,博瑞經過10多年發展,已從承印單一的報紙業務拓展到期刊、畫冊和包裝産品的印刷業務。近3年來,博瑞還形成了自己的色彩管理體系和生産管理體系,這兩套標准也可在其他外協廠應用。李文傑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西南地區找十幾家能夠和我們保持同樣質量的外協印刷廠,找十幾家和我們的生産流程標准相匹配的後加工廠。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發展成一個印刷行業的大型代理。”
據了解,北京華聯印刷有限等出版印刷企業也在探索外協加工的模式。眼下不少印刷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漲的壓力,外協模式顯然可以合理配置市場資源、避免同行互相壓價。
談到經營耗材的原因,吳國清說,印刷廠和耗材供應商直接對接,市場價格混亂,印刷廠沒有話語權,因此想從經營耗材做起,做平抑價格的“穩壓器”。
據了解,報紙印刷企業經營耗材,新華通訊社印刷廠並不是第一家,北青傳媒股份旗下的北京青年報現代物流有限也在經銷數十種印刷耗材産品。
聯合同業建立外協模式
報紙印刷企業如何將企業做大,從而在與客戶談判時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印務分副總經理李文傑提到了一個避免同業惡性競爭的新做法——外協加工。所謂外協加工,就是一家印刷企業由于産能或技術原因不能獨立完成一個大訂單,將全部或部分環節交由其他印刷企業完成的做法。
博主好站推薦:
- Oct 27 Thu 2011 14:37
報業印刷廠産業鏈擴張隱現新模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